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在各行各業都是屢試不爽的。所以身為軟體架構師,就必須先把一些傢伙準備好,其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一台 Notebook 了。
談到筆記型電腦,我從約莫十年之前,就幾乎抗拒不了輕薄電腦的誘惑,從以前Acer出的 TravelMate 3系列,我就買了三台。而現在在我手上的,則是 SONY 號稱集了十年大成的 TZ27了。
對於架構師來說,這種迷你小NB絕對不會是你拿來做工作用的機器。而是與工程師之間有話可聊的一項"話題",尤其是 SONY 的 VAIO系列,不知道何時開始,它已經成為了品味與質感的代名詞了。但,要注意的是,我說的是,品味與質感,而不是效能。
通常拿出了VAIO的機器,幾乎都會成為周遭人的話題(至少在多年前我買了 505系列的筆記電腦的時候是這樣沒錯),呵呵,有了專業的感覺之後,接下來,就是把你的架構設計大作或是你之所以被稱為架構師的偉大觀點就可以侃侃而談了,霎那間,大夥兒突然變得融洽起來,同時,對你也似乎多了一些讚賞(雖然不知道是用看凱子的方式還是羨慕的眼神)。
通常一台適合架構師的筆記型電腦,我認為應該要有下列幾個要素:
1.如同我前面說的,要有話題性,同時能夠襯托出你的專業感。
2.能夠支援大解析度的外接顯示器或投影機,能夠將你的架構大圖打在牆上,讓你好好的闡述。
3.要輕薄,好讓你四處爬爬走,不會覺得帶他是個累贅。
4.要續航力高,一場架構會議講個三小時以上是很平常的。
5.效能一般就可以了,通常只會裝文件的 Viewer 在上面,不會把整套設計工具放在裡頭。
說到這一點,我的 TZ 只符合了前四點,這讓我非常的頭痛,因為它的效能實在是差到我買來的第五天,也就是今天,就想賣了它...
早知道當初就花多一點錢買 TZ28,配SSD的版本。
電腦幾十年來,不變的就是I/O的瓶頸仍然是在磁碟上。以前是軟碟,現在是 4200轉的硬碟...無奈我選了輕薄、續航力高,損失的就是效能。
應該要來買台SSD硬碟,不然,光是開機就讓專業感大打折扣了。